玄奇阁
登陆 / 注册 搜索

USERCENTER

SEARCHSITE

搜索

查看: 94968|回复: 4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古代房中术具有十大成就

[复制链接]

86

主题

497

帖子

523

积分

笑傲江湖

Rank: 36Rank: 36Rank: 36Rank: 36

UID
26670
精华
0
玄币
419
贡献
91
奇币
704
在线时间
43 小时
注册时间
2021-1-27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21-2-12 18:39:43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正序浏览 |阅读模式
房中术是中国传统养生方法中的重要内容,传统中医男科学的源头在于房中术,但现代人对之多有误解。文章通过对房中术内涵及产生的历史条件进行分析,并对房中术的主要贡献进行了梳理,进而对房中术进行客观评价,特别是通过对传统房中术的核心内容还精补脑的剖析,认为人们对还精补脑的认识存在错误,还精补脑中的主要是指先天之精”“无形之精,而不是后天之精”“有形之精还精补脑的核心,在于固护和补养先天无形之精,提倡节精少泄。


中国传统的养生理论与实践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,是独具中国特色的优势领域。先进的理念与行之有效的方法,广泛的民众基础和高度社会认同,是传承发展中医养生理论和实践的动力。深入挖掘、不断丰富养生理论,锐意传承创新其方法与技术,弘扬其精华,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。


提起房中术,现代人多认为是奇淫技巧淫秽之术歪门邪道。在性医学研究专业人士中,也存在着认识误区,甚至许多中医男科专业人士对房中术不屑一顾,更有甚者,将房中术贬得一钱不值。现代中医男科学的继承和发展离不开传统中医男科学,而传统中医男科学的源头在于房中术。有鉴于此,为正本清源,笔者对房中术作简要评述,不妥之处请方家斧正。


1.房中术内涵及产生的历史条件

房中术,《辞海》的定义是:古代方士所说房中节欲、养生保气之术。是中国古代医家和道家关于如何在男女性生活中获得乐趣、保健、胎教、优生、延年益寿的学问,是中国古代传统性科学的重要内容。《汉书·艺文志·方技略》著录房中八家,百八十六卷,将之与医经、经方、神仙四家并列,可见汉代房中术之盛。从现代性科学的观点来看,房中术主要包含有关性的常识、性技巧、性功能障碍治疗与受孕等方面,同时它又不局限于性,而是把性与气功、养生结合在一起,和追求长生不老或延年益寿结合在一起。
分享到:  !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!!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! !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!!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! !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!!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! !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!!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!
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

86

主题

497

帖子

523

积分

笑傲江湖

Rank: 36Rank: 36Rank: 36Rank: 36

UID
26670
精华
0
玄币
419
贡献
91
奇币
704
在线时间
43 小时
注册时间
2021-1-27
5#
 楼主| 发表于 2021-2-12 18:44:20 | 只看该作者
内丹术讲究天人合一、形神统一、性命双修和逆行修炼。所谓内丹修炼即是追求生命回归之道,以改善人体体质为要旨,通过筑基、采药、结丹等手段,致虚守静,修炼人体内的元精、元气、元神,和合大药,炼成内丹,从而由后天返回先天,达到长生久视。内丹术所修炼的精、气、神是元精、元气、元神,属于先天之气。而后天精、气、神则是指精、血、津、液等体液、呼吸之气和思想念虑之神,只是阴滓,不堪用作内丹药物。正如明代万尚父《听心斋客问》所言:“精在先天时,藏于五脏六腑,寓于元炁之中,若受外感而动,与元炁分判,则成凡精”。

宋代白玉蟾《心意恁地歌》指出:“人身只有三般物,精神与气常保全。其精不是交感精,乃是玉皇口中涎。其气即非呼吸气,乃知却是太素烟。其神即非思虑神,可与元始相比肩。”

张紫阳《金丹四百字序》中说:“练精者,练元精,非淫泆所感之精;练气者,练元气,非口鼻呼吸之气功;练神者,练元神,非心意思虑之神”。 《净明宗教录》中也说:“外药即交感之精,呼吸之气,思虑之神;内药即先天至精,虚无真炁,不坏元神”。

伍冲虚《仙佛合宗语录》更指出:“真药物者,即真精也,先天元精,乃谓之真精。……彼人有从有念而为精者,即交媾精之类也。有人无念而为精者,即先天元精也。进一步解释性冲动结果:“有念者,有淫媾之妄念也,因淫念而生之精即同交媾精,因淫事而生精,亦即交媾之败精。……无念者,无淫媾之妄念,虚极静笃,乃未有天之先,未有念之先,在杳冥中之精,为先天之精”。

清代刘一明在《修真辨难》中指出:“问曰:‘精气神,后天乎?先天乎?’答曰:‘是先天’。《心印经》云:“上药三品,神与气精。恍恍惚惚,沓沓冥冥。视之不见,听之不闻。从无守有,顷刻而成。”岂可以后天有形之物视之?故大修行人,炼先天元精,而交感之精自不泄露;炼先天元气,而呼吸之气自然调和;炼先天元神,而思虑之神自然静定。先天成,后天化。学者努力修持,方能有验。否则后天且不保,而况先天乎?’”

是对“还精补脑”的误导和歪曲。

此外尚需强调,性具有三种功能,即性的保健治疗功能、性的生育功能和性的娱乐功能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,性的功能也不断发生着变化,传统的性活动主要承载的是生育功能,而现代社会,随着避孕技术的发展,性的生育功能退而求次,性的娱乐功能却成为了主要。然而,性保健治疗功能,一直以来却没有引起现代人的关注和研究,而房中术提供了大量的性保健治疗功能素材,如何正确认识性的保健治疗功能,如何重新认识传统中医男科学之源——“房中术”,给现代性学研究工作者提出了一个大的课题。
至于“还精补脑”的具体操作,则属于房中术与内丹术相结合的操作内容,在此不复赘言。

需要指出的是,传统房中术并不主张“忍精不泄”。早期的房中术虽然强调惜精,但并不反对性活动中的泄精,从观察和总结人体生理现象角度,指出精满自溢是自然生理现象,不必强行禁止。长沙马王堆汉墓竹简《十问》指出:“能动其形,以致五声,乃入其精”。“治气有经,务在积精,精盈必泻,精出必补”。长沙马王堆汉墓竹简《天下至道谈》则说:“神明之事,在于所闭,审操玉闭,神明将治。凡彼治身,务在积精,精赢必舍,精缺必补,补舍之时,精缺为之。” “精赢必舍”即精盈必泄,但精尚未满即进行性事者则不宜强泄,应采用还精补脑法,待精满交接才不至伤肾伤脑。但泄精需要节制,过度泄精则损伤身体,正如《黄帝内经》所言:“不知持满……务快其心,逆于生乐……故半百而衰也。”

要之,“还精补脑”中的“精”是先天、无形之精,而非后天、有形之生殖之精。还精补脑法应从节制性欲理解。其“数交而不泄”是不可取的,因为实际上,每一次交合,即使不泄精,双方精气也皆已暗耗,故决不可能“数交”反而强体的,因为实际上精液已经暗耗了,即使仅是妄念皆已伤精,何况已经有了交合行为。“还精补脑”的核心,在于控制欲望和性冲动,固护和补养先天无形之精,提倡节精少泄。后世的“忍精不泄”,主张性交时不射出有形之精液,

86

主题

497

帖子

523

积分

笑傲江湖

Rank: 36Rank: 36Rank: 36Rank: 36

UID
26670
精华
0
玄币
419
贡献
91
奇币
704
在线时间
43 小时
注册时间
2021-1-27
地板
 楼主| 发表于 2021-2-12 18:43:16 | 只看该作者
观念为养精固精的养生思想奠定了基础。

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,具有繁衍生殖、生长发育、生髓化血、濡养脏腑的生理功能。其中的生髓化血功能,为“还精补脑”提供了理论依据。
脑是精髓和神明汇集发出之处,为“元神之府”。“脑为髓之海”(《灵枢·海论》)、“诸髓者,皆属于脑”(《素问·五藏生成》)。脑具有主宰生命活动、主精神意识、主感觉运动等生理功能,其中最重要的是主宰生命活动的功能。

“脑为元神之府”(《本草纲目》),中医理论认为神分为先天的“元神”和后天的“识神”。“元神”是人在出生之前,随形而生之神。如《灵枢·本神》所言:“两精相搏谓之神”,《灵枢·经脉》亦言:“人始生,先成精,精成而脑髓生,骨为干,脉为营,筋为刚,肉为墙,皮肤坚而毛发长,谷入于胃,脉道以通,血气乃行。” 《寿世传真》更明确指出:“元神,乃本来灵神,非思虑之神。”元神是生命的枢机,主宰着人体的生命活动。元神来自先天,藏于脑中,由先天之精化生,先天元气充养。

《灵枢·海论》指出:“髓海有余,则轻劲多力”。肾精充盈,脑髓充足,则智慧生,意志强,行动灵活,耳目聪明。“脑为髓海……髓本精生,下通督脉,命火温养,则髓益之”,“精不足者,补之以味,皆上行至脑,以为生化之源” (《医述》引《医参》)。明确提出脑髓来源于精,通过导引、饮食等方法,可以使脑髓得到补益,使主宰生命活动的功能得以加强。

生命最奇妙之处就在于“无中生有”,《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云:“女子七岁,肾气盛,齿更发长;二七而天癸至,任脉通,太冲脉盛,月事以时下,故有子;……七七,任脉虚,太冲脉衰少,天癸竭,地道不通,故形坏而无子也。丈夫八岁,肾气实,发长齿更;二八,肾气盛,天癸至,精气溢泻,阴阳和,故能有子;……七八,肝气衰,筋不能动,天癸竭,精少,肾藏衰,形体皆极;八八,则齿发去。肾者主水,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,故五脏盛,乃能泻。”明确指出“有子”,在于男女“肾气盛,天癸至,阴阳和,精气溢泻”。

传统养生思想认为“精”之作用,“顺则生人、逆则成仙”,而要达到长寿,乃至成仙的目的,必须逆行修炼,需要从后天返先天。“还精补脑”中的“精”既然可“还”,显然不是已经成形的后天生殖之精,而只能是尚可以变化的无形的先天之精。这个认识可以从后世发展形成于唐代的内丹养生方法中得到证明。

从后天返先天之道即内丹修练之道。关于先天,《老子•二十五章》说:“有物混成,先天地生。寂兮寥兮,独立不改,周行而不殆,可以为天下母。吾不知其名,字之曰道,强为之名曰大。大曰逝,逝曰远,远曰反。”先天地而生,是道的基本特性,也是万物之母。《老子•二十一章》中说:“道之为物,唯恍唯惚。忽兮恍兮,其中有象;恍兮忽兮,其中有物。窈兮冥兮,其中有精;其精甚真,其中有信。”道为先天,本体虚无,无形无象,但真实有信,内丹修练实际上是后天返回先天的道化过程,因此把握了先天之道才能确立练养内丹之根基。

汉代魏伯阳《周易参同契•养性立命章》中说:“将欲养性,延命却期。审思后末,当虑其先。人所秉躯,体本一无。元精云布,因气托初。阴阳为度,魂魄所居。阳神日魂,阴神月魄。魂之与魄,互为室宅。”指出虚无是生命之本体,元精、元气则是人体生命之始初,而魂魄即元神,互相依存,构成了人体生命之阴阳。“还精补脑”,正是重视元精的修炼。

86

主题

497

帖子

523

积分

笑傲江湖

Rank: 36Rank: 36Rank: 36Rank: 36

UID
26670
精华
0
玄币
419
贡献
91
奇币
704
在线时间
43 小时
注册时间
2021-1-27
板凳
 楼主| 发表于 2021-2-12 18:41:09 | 只看该作者


第一,反对禁欲也反对纵欲的正确认识;
第二,强调学习“交接之道”;
第三,讲究男女同兴,男女同乐;
第四,掌握“七损八益”、“十机”等性生理规律;
第五,掌握性心理规律;
第六,重视“性前戏”,注意“八动”、 男子“三至”、 女子“五至”等性反应;
第七,提出性交的不同体位和方法,以提高性生活质量;
第八,记载总结了性功能障碍的治疗经验;
第九,对求嗣进行了大量研究;
第十,探索有关优生规律。


有学者总结了传统房中术值得提倡的三大特点:
1、将性功能障碍看作是人的全身机能的一个组成部分,而不仅是性器官的问题,与现代“生理—心理—社会模式”性治疗观相一致;
2、综合治疗,经常数管齐下,与西方性治疗提倡的多元化、综合或折衷式治疗方向不谋而合;
3、尊重女性的权利和在性问题上的角色地位,强调夫妻共同治疗,与Masters和Johnson创立“性感集中训练”行为疗法的治疗观点相同。


3.房中术核心的异化与曲解

作为房中术的核心,当为“还精补脑”。但对“还精补脑”的认识,人们却存在误区。

精、气、神是传统中医养生学的核心内容,张景岳《类经》曰:“修真诸书,千言万言,无非发明精、气、神三字”。翁葆光在《悟真篇注》中指出:“精能生气,气能生神,荣卫一身,莫大于此。养生之士,先宝其精,精满则气壮,气壮则神旺,神旺则身健,身健则少病”。先秦思想家提出“精气说”,认为精气是构成天地万物和人类的细微原始物质。“天地氤氲,万物化醇。男女构精,万物化生”(《易·系辞下》)。《素问·金匮真言论》言:“夫精者,身之本也”。张景岳说:“精为天一所生,有形之祖”。房中术即是探究如何延缓精气衰耗而延长寿命的方术。

“还精补脑”中的“精”与“脑”是什么关系?两者之间可以变化吗?

“人始生,先成精”,生命首先直接来源于父母的生殖之精,是两性生殖之精结合的产物。《灵枢·本神》:“生之来谓之精”,《灵枢·决气》:“两神相搏,合而成形,常先身生,是谓精。”精是生命的本原,这是古人从自身生命现象观察和体验总结出的客观事实。

从精的来源而言,分为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。既有“常先身生”之原始生命物质、天癸等无形之精,也有有形的男女生殖之精——精子、卵子及津、血等。精根源于先天而充养于后天,《景岳全书·脾胃》指出:“人之始生,本乎精血之原;人之既生,由乎水谷之养。非精血,无以立形体之基;非水谷,无以成形体之壮”。说明后天的调护对先天之精影响很大,这一

86

主题

497

帖子

523

积分

笑傲江湖

Rank: 36Rank: 36Rank: 36Rank: 36

UID
26670
精华
0
玄币
419
贡献
91
奇币
704
在线时间
43 小时
注册时间
2021-1-27
沙发
 楼主| 发表于 2021-2-12 18:40:26 | 只看该作者
西方性科学自德国埃宾1886年发表《性心理病》,至今不到两个世纪;而我国最早研究男女性活动的记载,可以上溯到三干多年前的殷周之际,最有名的是长沙马王堆汉墓1973年12月出土的公元前168年大批珍贵性学医简(主要有《十问》、《合阴阳》、《天下至道谈》、《养生方》和《杂疗方》等)。可以说,我国古代房中术是全世界各民族中,研究得最早、最深的性科学,是中国古代先哲在人类性医学史上一项重大的探索奇迹。

需要强调的是,作为现代人,分析任何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,离不开当时的历史环境,作为一种历史上的学术思想更是如此。张仲景的《伤寒杂病论》源起于汉代的温疫;李东垣的《脾胃论》产生于金元的动乱。以秦汉独尊儒术发轫的巍巍中华帝国,是以儒家学说作为统治阶级推崇的主要思想。中国社会传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流行的是“一夫多妻制”,这是现代“一夫一妻制”社会中的人们难以理解的。在“一夫多妻”的环境下,为了家族的和谐,必须节精少泄,以尽可能地满足多个性伴侣的性需求,以达到儒家讲究的 “修身齐家”的目的。长沙马王堆汉墓竹简《天下至道谈》指出:“男女嬲乐之要,务在迟久。苟能迟久,女乃大喜,亲之弟兄,爱之父母,凡能此道者,命曰天士”。因此,房中术应该从满足多个性伴侣

的角度审视,而不能从单纯的性榨取方面理解。

英国著名汉学家李约瑟认为,道教房中术承认男女地位平等,承认妇女在事物上的重要性;认为健康长寿需要两性合作,不受禁欲主义和阶级偏见的约束。这些都显示了道教与儒家、佛教的特异之处,因此,道家的生理学纵然很原始和幻想,但在对待男女、宇宙的态变方面,比家长统治严厉的儒家(典型的封建所有制之下的心理状态)或冷淡出世的佛教(对它来说性不是自然或美的事情,而是真的诱惑)都要恰当得多。

荷兰汉学家高罗佩在《中国古代房内考》中指出:“中国古代性生活从总体上讲是一种健康的性生活,它显然没有其他许多伟大的古老文化那样有着许多病理和心理变态”。房中术将房事活动限定在男女之间,更可能是为夫妻(包括妾)之间研求房中之道以和睦关系而准备的。


2.对传统房中术的客观评价

与中国古代诸多的文化现象一样,房中术远远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男女性问题或医学问题,也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社会学的问题,而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大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极为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。

对房中术的认识,尽管历史上出现过许多许多偏差,但唐以前对房中术的认知是基本正确的。

《汉书·艺文志》评述说:“房中术,情性之极,至道之际,是以圣王制外乐以禁内情,而为之节文。传曰:‘先王之作乐,所以节百事也。’乐而有节,则和平寿考。及迷者弗顾,以生疾而陨性命。”这里将房中之事称之为情性之“至道”,与马王堆出土的竹简《天下至道谈》记载一致。表达的意思是:性生活是人的性情之至极,但沉迷其中,则容易产生疾病而丢掉性命,故应该有所节制,方能享其天年。

葛洪认为:“夫阴阳之术,高可以治小疾,次可以免虚耗而已,其理自有极,安能致神仙而却祸致福乎?” 辩证地指出了房中术的作用与限度,说明他的确是深得房中之道的。

孙思邈则指出:“此方之作也,非欲务于淫佚,苟求快意,务存节欲以广养生也。非苟欲强身力行女色以纵情,意在补益以遣疾也。此房中之微旨也”。“善摄生者,凡觉阳事辄盛,必谨而抑之,不可纵心竭意以自贼也。”

唐代以后,房中术渐趋没落衰隐,主要原因是其本身极容易被误解而流于淫亵,从而遭到社会的鄙薄与反对,而儒家正统道德伦理观念的扼制尤为重要,它迫使道教也对房中术转持贬斥态度。

修房中之术以求长生不死,固不足言,从养生的角度看,房中之说也有不少谬误之处。但其强调节欲宝精有其合理的内涵。尤其有关两性性生活和谐、受孕、房事疾病防治等方面的论述,却是符合科学道理的。

总的来说,中国古代房中术具有十大成就: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玄奇阁 ( 苏ICP备15716833号-2  

GMT+8, 2024-11-24 04:48 , Processed in 0.101394 second(s), 34 queries .

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